點藍字關注,不迷路~來源:券商中國
據券商中國記者從業(yè)內了解,該私募名為“深圳市弘源泰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核心策略為期貨及衍生品策略,此次宣布1年費用全免的是該公司旗下CTA私募產品。中國基金業(yè)協會網站顯示,弘源泰平成立于2015年9月,注冊資本1620萬元,公司管理規(guī)模為5億元-10億元之間,全職員工人數14人。公開資料顯示,弘源泰平的核心投研人員均為清華、北大出身,履歷頗為亮眼。其中,創(chuàng)始人文瀟是北京大學數學學士、哥倫比亞大學金融數學碩士,曾任職于Ernst & Young L.L.P.紐約總部,從事衍生品定價交易模型開發(fā)應用等工作,覆蓋全球范圍股票、利率、商品、信用、外匯等各大類資產與衍生工具。文瀟后回國加入中國國家主權財富基金,從事資產配置與量化投資研發(fā)工作,2016年迄今,創(chuàng)業(yè)組建對沖基金公司弘源泰平,帶領團隊研發(fā)適用于境內公開市場的投資策略。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1月17日,該公司旗下產品今年來整體收益為10.64%,2016年7月29日有業(yè)績記錄開始運行至今,成立以來收益為99.21%,期間歷史最大回撤為-4.70%,發(fā)生在2021年11月。“弘源泰平規(guī)模不大,從宣傳資料看,這次只是部分產品推出了1年免費,看上去更像是促銷的噱頭,當然也可能公司是想盡快把規(guī)模做上去好進大型渠道的白名單?!庇袠I(yè)內人士分析稱。3年鎖定期“零固定管理費”巧合的是,在弘源泰平推出限時全免的同期,上海一家股票私募也對旗下產品推出了3年鎖定期“零固定管理費”模式。券商中國記者在相關推介資料中看到,該股票私募表示,代理人風險是資管行業(yè)的重要風險,對資管公司而言,固定管理費作為經常性收入,理論上說持有人賺不賺錢都不會影響收入,規(guī)模匹配相應的管理費,而業(yè)績報酬是不確定收入,只能依靠業(yè)績也就是管理人的能力。為了更好貫徹公司投資體系,該私募開啟3年鎖定期“零固定管理費”的模式。通過制度來強化和客戶的利益一致性。據了解,在這樣一種全新收費模式下,該股票私募免收固定管理費,但也適度提高了后端業(yè)績提成的比例。私募降費成趨勢?私募降費的趨勢近年來已在業(yè)內隱現。僅在今年,就有多家明星私募陸續(xù)出臺過免收管理費的措施。究其原因,主要來自投資業(yè)績和同業(yè)競爭兩方面壓力。但這一話題在業(yè)內頗為敏感,甚至有私募曾因降費招致同業(yè)質疑。今年2月,東方港灣但斌向投資人宣布,免收旗下累計凈值1元以下的產品管理費,回到1元面值后再收取。但斌當時在內部工作群坦言:“這樣(免收管理費)公司收入會少近1億元,這會給公司經營帶來一定壓力,但困難時刻,我們希望與客戶一起共渡難關。”該消息一度在業(yè)內引起極大關注。類似的還有敦和資管。敦和資管董事長施建軍今年4月公開表態(tài),會對單位凈值低于1元的產品采取管理費或固定投資顧問費暫時性減收60%的措施。此外,量化私募希格斯投資在今年10月稱,即日起免除旗下某系列所有產品為期半年的管理費。如果往前追溯到去年,幻方量化、景林資產、源樂晟資產等知名私募也都曾宣布過減免產品的管理費或贖回費。“今年有部分私募免收管理費,其中大多數是公司產品業(yè)績回撤較大、出于安撫投資人的考慮,看起來只是市場特殊階段的特別舉措。但必須看到的是,實際上從前兩年起,就有些私募開始主動調低收費標準,傳統‘2+20’標準早已松動。比如有些私募會在增加產品鎖定期的同時,增設一定業(yè)績基準,同時降低費率?!北本┠乘侥既耸糠Q。值得一提的是,私募降費在業(yè)內相當敏感。上海某私募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其推出免收管理費政策時,曾遭到過不少同業(yè)的質疑。投資者應該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私募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jiān)劉有華指出,長期來看,降費并不是私募機構提升競爭力的有效方法,私募機構更應該通過增強投研團隊建設,來提升自身的投研能力,為客戶的投資保駕護航,尤其是投研團隊建設本身就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持,所以對于投資者而言,更多希望私募收費能取之于投資者,又能用之于投資者,最終能給持有者帶來良好的投資服務體驗。同樣對于投資者而言,也并不建議以私募收費高低來作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而更多應該從私募的長期業(yè)績表現和自身投資風險偏好出發(fā),選擇合適自己和對的產品來進行理性投資。責編:葉舒筠校對:趙燕
版權聲明王錦程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END點擊關鍵字可查看潛望系列深度報道丨股事會專欄丨投資小紅書丨e公司調查丨時報會客廳丨十大明星私募訪談丨國慶消費走訪丨有需要再捐100億!首棟大樓封頂!福耀科技大學明年招生,曹德旺這樣說…丨騰訊大股東再減持!一個月拋售近8000萬股丨小米造車進展幾何?預計2024年量產,前三季度花了18.6億!雷軍曾稱:唯一成功途徑是沖進世界前五丨暴拉超1300%,地產鏈漲嗨!3天近乎腰斬,這一股連續(xù)重挫,啥情況?丨上海迪士尼將全面恢復運營!鄭州:5天打一場“拔點清面”的攻堅戰(zhàn)丨重磅!降準要來!
今年以來,受諸多不利因素影響,全球金融市場持續(xù)動蕩,私募機構獲取收益的難度提升,行業(yè)競爭壓力加大。低迷市場環(huán)境下,部分私募主動求變、采取免收管理費等方式逆市拓展業(yè)務,引發(fā)各方關注。券商中國記者獲悉,一家名為“弘源泰平”的深圳量化私募近日推出管理費和業(yè)績報酬收費全免一年的限時促銷活動。無獨有偶,同期上海一家股票私募也對旗下產品采取了3年鎖定期“零固定管理費”模式。私募免收管理費并非新鮮事物,今年來已有多家知名私募推出過相關政策,其背后原因各異。盡管這一動作被同業(yè)看作“砸人飯碗”,時常引發(fā)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私募行業(yè)降費的趨勢近年來已隱現。當然,也有專家提醒,投資者不應僅以管理人收費高低作為選擇私募產品的決策依據。這只私募1年費用全免“11月認/申購即享費用全免1年,額度有限。”券商中國記者在一家私募的產品宣傳頁上看到了吸引眼球的促銷字眼。


1089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