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世界上最大的幾家資產管理公司已經開始進行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ESG)投資。貝萊德、先鋒集團和道富銀行等重量級公司宣布,他們打算利用自己的代理投票權來推動從董事會多元化到凈零碳排放的各種議題。但這是個人投資者真正想要的嗎?也許是,也許不是。全文約2192字,建議閱讀時間6分鐘。
ESG投資者調查在
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羅克公司治理中心和胡佛研究所發(fā)布的一項新的投資者調查傳達了復雜的信息。該調查對
2470 名投資者進行了調查,這些投資者的儲蓄從不到
1 萬美元到超過 50 萬美元不等。調查顯示,各代人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年輕的股東表示,他們更渴望讓基金經理追求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目標,也更愿意在此過程中承擔更高的損失風險。

總體而言,
83%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為在共同基金經理使用他們的股票就環(huán)境或社會問題進行投票時,應該考慮他們的個人觀點。大約
三分之二的 Y 世代和 Z 世代投資者表示,他們
非常關注碳排放和收入不平等等環(huán)境和社會問題,而大約三分之二的嬰兒潮世代的投資者表示,他們只是有點或根本不關心。雖然 Y 世代或 Z 世代的投資者平均愿意損失
6% 至 10% 的投資,以
看到公司改善其環(huán)境實踐,但嬰兒潮一代不愿意失去任何東西。對于此項研究和結論,
羅漢堂社區(qū)成員、斯坦福大學 GSB 教授阿密特·塞魯(Amit Seru)與團隊共同討論了他們的發(fā)現(xiàn),并總結出這些發(fā)現(xiàn)對基金經理可能意味著什么。
ESG投資態(tài)度的必要性ESG 的影響是顯著的,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動,并引起了很多關于
氣候、多樣性等重要議題的討論。但關于我們下一步應該做什么的辯論是復雜的,因為人們對于所聲稱的東西有很多隱藏的假設。一個假設是,人們主張所形成的
市場壓力會促使公司響應利益相關者的 ESG 目標和偏好。這個假設聽起來有道理,但是有沒有證據(jù)表明它真的是正確的,并且對公司的行為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呢?

盡管 ESG 議題是社會性議題,但包括大型共同基金公司在內的每個人并非都對 ESG 主題持有相同的觀點。這些大型共同基金都在發(fā)表聲明,希望企業(yè)能夠支持多樣性或凈零排放等議題。但是,
股東們真正希望共同基金公司在 ESG 議題上采取什么樣的投票或施壓行動呢?隨著 ESG 提案的提出,共同基金經理有責任對這些提案投贊成票或反對票。我們需要退后一步,并問:“您是否以符合股東目標的方式投票?你是否真正了解股東的目標?”
投資傾向的影響因素對于投資者投資傾向的影響因素,一方面與
投資項目的內容相關。在 ESG 項目中,一般來說,調查的投資者
最愿意為追求環(huán)境目標而賠錢,
最不愿意因為良好治理遭受損失。其原因是,環(huán)境和社會問題對人們來說更容易理解、更個人化。你的
水質好嗎?你們
社區(qū)有很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嗎?這些問題都是人們非常了解、或許也是他們親身經歷的,而不是像“董事會完全由獨立人士組成嗎?”這類問題那么抽象。另一方面,盡管大多數(shù)人同意,基金經理在
對環(huán)境和社會問題進行投票時應考慮投資者的意見,但他們是否希望基金經理行使投票權,推動在這些問題上取得進展以及他們是否愿意因此而賠錢——取決于他們的
年齡。嬰兒潮一代的人往往會說:“我們希望你反映我們的意見,但我們不想為了滿足一些 ESG 目標而損失我們賬戶中的任何錢?!倍贻p人似乎愿意為他們認為具有社會或環(huán)境價值的事物放棄一些投資。雖然不是放棄一切,但他們愿意放棄一些。

我們試圖弄清的是,如果這些投資對股東價值沒有積極影響,那么要怎么權衡?例如,
股東愿意放棄多少來應對財富不平等?這種考慮社會責任和股東利益的權衡結果可以成為基金在投票做出決策的有用參考。或者,與管理層會面時也可以表明這些問題的重要性,幫助基金既可以更好地代表股東利益,又可以促進企業(yè)在社會責任方面的改進。
投資傾向分歧與解決方案面對 ESG 議題,年輕和年長投資者之間的分歧是什么?年長者的時間跨度較短;如果因為他們的基金大量進入 ESG 而損失一大筆錢,他們將沒有太多時間彌補。如果你有 30 到 40 年的時間來這樣做,那就不那么痛苦了。另外,關于
市場的了解和回報率的預期也導致了兩代人的分歧。年長者認為,
未來幾年的回報率會相當?shù)?/strong>。同時,他們認為自己對市場價格的走勢了解相當差。相對地,年輕人對回報更加樂觀,對自己的知識也非常有信心。試想,如果你認為價格每年都會上漲 10% 或 15% ,你可能愿意放棄一部分儲蓄,因為即使你放棄了一部分,你的儲蓄仍然會增長成相當大的數(shù)額。但如果你認為經濟增長會低得多——這就是年長者的看法——那么你的內部評估會有所不同,你可能會更加謹慎地管理你的儲蓄,以確保它們能夠持續(xù)增長。那么,基金經理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強烈的意見分歧呢?也許對投資者進行民意調查以了解他們的需求會是一個明智的舉動。特別是與將投資策略傾向于 ESG 方面有關的問題,由于這些問題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所以如果轉變投資策略,可能會遭受損失?;鸾浝韺蛻糌撚行磐胸熑?,所以務必要考慮到他們的偏好。假設在年度會議上對 ESG 提案進行投票,經過調查,你的客戶中 60% 的人喜歡, 40% 不喜歡。也許你就應該分開投票。
未來展望從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動來看,二十大報告強調“推動綠色發(fā)展”,“要加快發(fā)展綠色轉型”,為我國ESG發(fā)展理念的實踐提供根本遵循。截至23Q2,全球已有5372家金融機構簽署PRI,預計2006-2023年年化復合增速達到28.6%,未來ESG資管規(guī)模增速或將遠高于整體資產規(guī)模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