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6 日金山云發(fā)布公告稱,與承銷商簽訂協議,同意以每股固定美國存托股 11.27 美元向承銷商發(fā)行及出售合共 1730 萬股固定美國存托股;以每股發(fā)售股份 5.83 港元向承銷商發(fā)行及出售合計 1800 萬股。
目前金山云美股市值約 30 億美元,此次增發(fā)可能為公司募集超 2 億美元。4 月 17 日,金山云港股(03896.HK)跌超過 5% ,金山云美股(KC.US)跌超 16% ,市場反應顯著。此次增發(fā)后,金山軟件稱與金山云訂立認購協議,擬 4.04 億港元認購后者 6937.5 萬股新股份。
金山云是國內云廠中少有的以云業(yè)務獨立上市的企業(yè),也是國內*的獨立云廠,而此次金山云募資自然也是大模型時代以后少有的云廠向外界募資的情況。金山云明確表示,此次募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基礎設施的升級和擴展、技術和產品開發(fā)以及一般公司和營運資本。
2025 年之后,“AI股”股價大多來到近兩年歷史高位,金山云也不例外。只不過從其他主流云廠釋放的信號來看,AI數據中心建設已現泡沫,現在是AI應用落地的好時機,但卻不是大搞云計算基建的好時機,金山云這一募資行為或將面臨結構性壓力。
01、頭部玩家之外,*的獨立云廠沉浮錄
金山云是國內*的獨立云廠,也曾輝煌過,但近幾年云廠頭部玩家中已沒有他的身影。
在 2024 年信通院的云計算報告中(統計時間維度早于2024年),中國公有云的 IaaS 和 paaS 市場,份額前六主要是阿里云、百度云、騰訊云等互聯網起家的云廠,以及華為云、天翼云、移動云、聯通云等通信起家的云廠。前幾年結果也類似。
然而在 IDC 統計的 2018 年下半年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份額來看,金山云曾在頭部尚有一席之地。當時IaaS 市場份額排名依次為阿里、騰訊、中國電信、AWS和金山云。
根據艾瑞咨詢統計,2019 年開始,金山云已跌出 IaaS 前五。

論現在的規(guī)模差距,2024 年金山云營收 77.85 億元,2024 自然年內,阿里云營收 1135 億元 ,前者營收規(guī)模約為后者的 6%,而在 2019 年時這一比例還為 12% 。
2019 年對于金山云來說是個關鍵轉折。在那之前,早期的金山云有小米的加持,加之踩中 2014 年 4G 時代游戲、視頻行業(yè)的發(fā)展對云計算基建的需求,金山云曾一度坐在云計算市場主桌上。
金山云成立于 2012 年,與小米生態(tài)合作緊密,這無可厚非,幾乎每一個頭部云廠都是從自家相關業(yè)務做起的。此后的幾年,金山云跟To C的網盤業(yè)務分離,加之手游及視頻娛樂方式崛起,樂視云總經理的劉志剛離職加入金山云,順勢推出了游戲云視頻云相關解決方案的金山云也迎來了它最輝煌的時期。
到了 2018 年初,金山云進行了7.2億美元融資,2019 年金山云在 IaaS 市場跌出前五,2020 年,金山云上市。而在 2018 年,除了融資,金山云可能也曾想過要通過一些戰(zhàn)略手段來改變當時的云計算市場格局。
當年10月份時有社交媒體用戶爆料,京東云可能會與金山云合并。2019 年 1 月,又有疑似相關聊天截圖爆出,似乎指向京東云負責招聘的 HR 已陸續(xù)將工作交由金山云接管,不過后來雙方均對此事做出辟謠。
從當時爆料的反饋來看,這一消息仍被外界看好。彼時金山云踩中的游戲云視頻云紅利已逐漸被其他云廠瓜分,京東云剛進入公有云市場兩年,且金山云背后是小米和金山軟件,京東云背后是京東電商及物流,這些背后的生態(tài)涵蓋了多個主要的互聯網科技行業(yè)。不過從現在的視角來看,這件事即使不是空穴來風,結果也是不了了之。
在 2020 年金山云上市之初,股價一路看漲,但自2021 年 2 月之后,金山云股價這幾年一路跌去 80% 。

從財務狀況上來看,2018 年到 2024 年,金山云的營收在 2021 年見頂,后面都有相應程度的下滑。

如果從互聯網底層技術的宏觀發(fā)展來關聯金山云這些年的沉浮,2014 年 4G 商用元年,金山云是踩中了游戲云視頻云迎來了黃金期;2019 年 5G 商用元年,華為云代替金山云上桌云廠頭部,這些恐怕不止是巧合。
4G 之后,金山云沒能站到 5G 的C位,而 5G 之后,新一代技術層面的風口關鍵詞則是來到了大模型。
02、AI的高位,卻不是云計算基建的高位
從金山云近幾年的財務表現來看,近年處于虧損狀態(tài),募資前有券商研報預計,金山云調整經營利潤率有望于2025年轉正,但現在募資后,金山云或將進行新一輪的基礎設施的升級和擴展等投入,利潤率能否轉正依然有不小變數。
也許也是借助到了AI股熱,在今年 2 月下旬,金山云美股港股皆來到自 2021 年 12 月之后的高位,現在確實是其增發(fā)的好時機。但增發(fā)意味著,需要滿足更高的市場期待,然而金山云在大模型時代的動作也依然算不上敏捷。
大模型是人工智能的新一代主流底層技術注解,早在此前,金山云也曾布局人工智能云服務。2017 年時金山云發(fā)布過 KAP 人工智能云,為了滿足各行業(yè)對 AI 能力的需求,研發(fā)的人工智能云 PaaS 平臺,覆蓋 IaaS、PaaS、SaaS、行業(yè)解決方案四個層面。
從這種描述來看,在大模型時代之前,云廠對人工智能底層技術服務的理解仍然基于 IaaS、PaaS、SaaS這三個維度,而大模型時代之后,云廠關于云計算的布局已然來到 MaaS (模型即服務)層面,而有機會站到 MaaS 風口的新晉玩家另有其人。
此前《新立場》的文章就提到過,國際數據公司 IDC 發(fā)布的《中國公有云大模型服務市場格局分析,1Q25》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公有云大模型調用量,火山引擎以 46.4% 的市場份額位居該統計維度*,第二第三分別是百度云和阿里云。
火山引擎 2021 年入局公有云市場,比金山云入場晚了幾乎兩個時代(4G和5G),但現如今火山引擎正在企圖借助 MaaS 這一層面的服務,改寫云計算市場格局。
盡管火山引擎跟頭部云廠也有不小差距,但火山引擎借助與豆包大模型深度綁定,在 MaaS 層面還算能夠站穩(wěn)腳跟,而金山云在 MaaS 層面似乎聲量很小,現在的結果是,金山云并不像火山引擎一樣具有一個在C端B端知名度都高的原生大模型品牌。
這一切早已在金山云跟To C的網盤業(yè)務分離時埋下伏筆:有意識遠離C端,意味著失去終端消費者敏感度。而這些,反而是現如今頭部云廠們在大模型人工智能時代*的殺手锏。
從金山云的歷史視角來看,當初剝離C端業(yè)務并不算錯,其背靠的金山軟件與其他頭部云廠背后的“靠山”還是不能相提并論。金山云作為獨立云廠,更加聚焦企業(yè)客戶,行業(yè)客戶,高級客戶也許也是其能夠在當時的云計算市場格局下,快速踩到4G時代視頻云游戲云的原因之一。
然而這樣的歷史選擇留下來的慣性,不總是在每一個時代都起作用,甚至是會起到反作用——大模型偏偏最需要C端敏感度。
對比來看,阿里云,騰訊云,百度云,火山引擎,沒有一家背后不是有龐大的C端生態(tài)。
另一方面,現在部分云廠玩家已經釋放出了從基礎設施到應用落地過程中算力錯配的信號,并進行了相應布局探索,而金山云對于這種錯位又缺乏足夠的敏感度。
此前在香港匯豐全球投資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就指出了“AI數據中心建設現泡沫”:大型科技公司、投資基金和其他實體從美國到亞洲紛紛倉促建設服務器基地,這一現象開始顯得有些盲目。
另外據雷鋒網消息,軟通動力首席人工智能官金亞東曾稱:智算中心上架率不足70%-75%,沒辦法盈利,而現在說智算中心點亮率20%,實際情況可能比這更糟糕。
然而從DeepSeek的“滿血版”都能成為行業(yè)噱頭來看,在消費端算力供給不足。這其中原因,暫時能夠籠統歸結為行業(yè)內部的歷史遺留問題。
但正如上述所說,金山云錯過5G時代的C位,在大模型時代動作也不算敏捷。加之此次增發(fā)“主要用于基礎設施的升級和擴展、技術和產品開發(fā)以及一般公司和營運資本”這些目的依然籠統,從本文對金山云過往和現在的布局梳理來看,金山云也有著不小的“行業(yè)歷史遺留問題”。
算力錯配之下,現在并非云計算基建的高位,而是消費端應用端的如何能夠獲取足夠算力的高位。然而金山云此前聚焦企業(yè)客戶、行業(yè)客戶這種服務模式,提升終端消費者敏感度仍需進行進一步戰(zhàn)略布局。
03、寫在最后
不過作為金山云的戰(zhàn)略股東,金山軟件面對金山云此次增發(fā)也承諾會認購,在大模型時代,金山云最該首先加深關系的角色確實就是金山軟件(也許還有小米),金山云仍有機會聯動自己背后的生態(tài)。
但經過了 2024 年AI應用廣泛落地, 2025 年云廠及背后的AI to C應用生態(tài)競爭激烈程度更上一層樓,騰訊元寶帶著混元大模型出圈,夸克網盤聯動通義,豆包在應用端大模型端繼續(xù)發(fā)力……
以大模型為橋梁聯動背后C端生態(tài)這一層面布局的窗口期似乎已經結束,金山云正在面臨結構性壓力。


1597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