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兩年時間,2023年的上海車展遠比想象中更加熱鬧。而在“擁抱汽車行業(yè)新時代”的主題之下,新能源時代的全面革新也成為了當下汽車市場的主流議題和發(fā)展方向。從中汽協(xié)的數據上看,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了688.7萬輛,同比增長93.4%,市場滲透率也一路提升至25.6%??梢哉f,新能源汽車正在一步步走向整個汽車市場的C位,正如本屆車展的各家展臺一樣。隨著新能源市場的飛速發(fā)展,用戶越來越多的差異化需求也不斷涌現(xiàn)。相較傳統(tǒng)燃油車,新時代用戶對電動化、智能化、網聯(lián)化有著更加清晰和高標準的要求,這顯然對車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一眾車企當中,整車銷量連續(xù)十七年保持國內領先的上汽集團,無疑對市場和用戶需求的變化有著自己的洞察。
上汽集團在本屆上海車展發(fā)布了“新能源汽車發(fā)展三年行動計劃”: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車年銷量達到350萬輛,較2022年增長2.5倍,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車整體銷量中的占比將達到70%;基本完成新老賽道的發(fā)展動力切換。上汽集團,正在向電動智能網聯(lián)“新賽道”加速前行。探索不輟,深思熟慮下的新一步從市場規(guī)模來看,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過1300萬輛,市場滲透率超過25%;今年預計將超過35%,到2025年將超過45%。依照當前中國汽車市場年銷量近2700萬輛的水平,2025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規(guī)模有望達到1200萬輛以上。從用戶需求看,越來越多消費者對汽車的購買因素正在從燃油車時代的“功率、馬力、油耗”等,向電動智能網聯(lián)新賽道上的“電力、算力、體驗”等方向逐漸轉化。哪怕是從本屆車展的展品上看,智能電動的產品比例也越來越高并覆蓋不同細分市場。作為一家深耕新能源車市場十余年的企業(yè),上汽集團在2022年已經率先成為國內行業(yè)一個集新能源、海外市場‘雙百萬輛企業(yè)’,累計超過260萬名用戶選擇了上汽的新能源產品。面對汽車產業(yè)正發(fā)生深刻變革的當下,上汽正是在洞察用戶需求變化的前提下,以“滿足用戶安全高效、便捷舒適、充滿樂趣的出行體驗”為己任,全力推動變革創(chuàng)新。在深思熟慮之下,邁出了向電動智能網聯(lián)“新賽道”加速前行的下一步。向新前行,發(fā)力電動智能網聯(lián)“新賽道”“向電動智能網聯(lián)‘新賽道’加速前行”這一新能源戰(zhàn)略,上汽集團給出了清晰而明確的路線圖。以車型為例,上汽集團正在針對新能源汽車愈加細分化的發(fā)展趨勢,通過打磨品牌產品陣營的方式,為用戶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選擇。旗下智己、飛凡和榮威、MG和五菱等自主品牌,將與大眾、通用等合資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各司其職、攜手打拼。其中,定位“高端純電智能汽車品牌”的智己,將率先搭載新一代“三電”系統(tǒng)、“中央計算+區(qū)域控制”的全棧3.0智能車解決方案等前沿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為用戶帶來極致駕控、智能、安全體驗,成為智慧新伙伴。目前的智己LS7等車型,已經成為了上汽新能源的標桿產品。
至于聚焦中國消費者“理想之選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的飛凡和榮威,則將提供包括純電、插混等多種新能源解決方案,還將對換電等補能方式進行積極地探索。二者之間,飛凡品牌將為用戶帶來超越同級車的極致舒適感受,榮威品牌則將為中國用戶提供高品質的出行體驗。定位“全球知名汽車品牌”的MG品牌,在未來將傳承百年經典,通過為品牌和產品賦予動感、潮流、時尚等全新理念,讓全球用戶愛上中國車,成為上汽新能源出口戰(zhàn)略的主力先鋒。五菱未來將把“人民的代步車”這一定位繼續(xù)發(fā)揚光大,持續(xù)為用戶打造具有超級性價比的精品電動小車,以更加親民的方式,讓更多用戶能夠感受到新能源普及所帶來的美好出行生活。而大眾和通用等合資品牌,則將在未來全面實施品牌煥新,將百年造車經驗和電動智能新時代完美結合,推出更多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純電產品。毫無疑問,上汽集團做出這樣的多品牌分工打法,是在對新能源汽車市場有著深刻的洞察和理解下,基于旗下各品牌特點而做出的精準定位和正確布局。而在未來,上汽集團也將以鮮明的品牌和產品標簽,滿足不同細分市場、差異化的產品需求,并以更多的技術創(chuàng)新,為用戶打造極致的出行體驗。展望未來,邁向更美好的出行生活其實,除了品牌定位,上汽對用戶在新能源汽車使用中的“痛點”和“爽點”上也有著深刻的洞悉,并將以體系化的自主開發(fā)能力,通過更具智能、性能的產品,為用戶創(chuàng)造極致化的體驗。
例如,針對用戶對于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經濟性等“痛點”。在安全性上,上汽集團通過“預、導、臥、隔、疏”的電池包創(chuàng)新設計,已實現(xiàn)動力電池系統(tǒng)“零熱失控”。通過大數據遠程監(jiān)控預警熱失控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夠從電池隱患發(fā)生的早期就及時進行處理,安全水平達到行業(yè)最優(yōu)。同時,上汽也正在加快固態(tài)電池電芯的研發(fā),預計首款搭載固態(tài)電池的量產產品將于2025年下線,能夠達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高的安全性能。在經濟性上,上汽圍繞電動車整車能量閉環(huán),以技術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能量利用效率。未來三年,上汽將運用CTB、一體式壓鑄等先進制造集成技術,創(chuàng)新電動智能汽車的軟硬件生產流程,并新建電動車專屬全球樣板工廠,實現(xiàn)簡約化、大規(guī)模、低成本的生產,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從而為用戶提供性價比更高的整車產品。與此同時,上汽集團還瞄準智能化、性能化等用戶“爽點”。上汽正在積極踐行“場景創(chuàng)造價值、數據決定體驗、軟件定義汽車”,正在塑造從芯片、操作系統(tǒng)、軟件、數據閉環(huán)、運動控制系統(tǒng)、三電系統(tǒng)到對應場景的整車集成能力和技術創(chuàng)新優(yōu)勢,打造全新“科技生命體”。上汽的“科技生命體”,基本可以概括為三大概念:智慧的腦、敏捷的身、強勁的心。其中,“智慧的腦”以智能駕駛和融合體驗為終局,以軟件全棧式架構為支撐,重新定義電子和通訊架構、融合感知架構,以實現(xiàn)智能車全生命周期數據閉環(huán)。例如,上汽正在打造行業(yè)內領先的“中央計算+區(qū)域控制”的全棧3.0智能車解決方案,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自研的智能車廣義操作系統(tǒng),可實現(xiàn)跨車云、跨芯片的“感知、算力、存儲”等硬件資源融合、艙駕數據的高速流轉和運算,提升了整車軟件集中度和硬件利用效率,車內的控制器減少一半、線束減少三分之一、系統(tǒng)反應速度提升至毫秒級。“敏捷的身”則將發(fā)力“整車中央協(xié)調運動控制器(VMC)技術”,使車輛在不同駕駛模式和各種路況下,始終保持車身穩(wěn)定,中央協(xié)調運動控制器將全面納入制動、驅動、轉向、懸架控制等功能,實現(xiàn)車體上、下、前、后、左、右6自由度集中控制,讓車輛在不同駕駛模式和各種路況下,始終保持車身穩(wěn)定。而“強勁的心”則是通過“碳纖維轉子電機+800V高壓電驅”超級組合的全新一代電驅動系統(tǒng)等技術的落地,創(chuàng)造極致的加速體驗,讓自主品牌新車輕松進入“2秒加速俱樂部”,讓更多用戶感受到新能源汽車時代的技術平權。從以上這些新技術的探索中,我們不難看出,面對新能源時代的嶄新未來,上汽正在加速告別舊時代,以革新的技術和前瞻性的戰(zhàn)略,為更多用戶帶去更加美好的出行生活。寫在最后毫無疑問,上汽集團要在2025年實現(xiàn)350萬輛的目標仍然宏偉且具有挑戰(zhàn)性。但隨著未來三年主攻方向的明確,上汽集團正在將這些宏偉的設想,一步步地轉化為現(xiàn)實。在此次上海車展發(fā)布會上,上汽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祖似杰說道:“歷經二十年自主整車開發(fā)的洗禮,已經厚植起上汽體系化的自主開發(fā)能力,面對新賽道的全新挑戰(zhàn),上汽將從用戶需求出發(fā),聚焦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fā),更好滿足用戶出行體驗的需要?!?/p>而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向電動智能網聯(lián)“新賽道”加速前行的上汽集團,未來將伴隨更多的中國用戶一起,共同邁向更美好的出行生活。
上汽集團在本屆上海車展發(fā)布了“新能源汽車發(fā)展三年行動計劃”: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車年銷量達到350萬輛,較2022年增長2.5倍,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車整體銷量中的占比將達到70%;基本完成新老賽道的發(fā)展動力切換。上汽集團,正在向電動智能網聯(lián)“新賽道”加速前行。探索不輟,深思熟慮下的新一步從市場規(guī)模來看,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過1300萬輛,市場滲透率超過25%;今年預計將超過35%,到2025年將超過45%。依照當前中國汽車市場年銷量近2700萬輛的水平,2025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規(guī)模有望達到1200萬輛以上。從用戶需求看,越來越多消費者對汽車的購買因素正在從燃油車時代的“功率、馬力、油耗”等,向電動智能網聯(lián)新賽道上的“電力、算力、體驗”等方向逐漸轉化。哪怕是從本屆車展的展品上看,智能電動的產品比例也越來越高并覆蓋不同細分市場。作為一家深耕新能源車市場十余年的企業(yè),上汽集團在2022年已經率先成為國內行業(yè)一個集新能源、海外市場‘雙百萬輛企業(yè)’,累計超過260萬名用戶選擇了上汽的新能源產品。面對汽車產業(yè)正發(fā)生深刻變革的當下,上汽正是在洞察用戶需求變化的前提下,以“滿足用戶安全高效、便捷舒適、充滿樂趣的出行體驗”為己任,全力推動變革創(chuàng)新。在深思熟慮之下,邁出了向電動智能網聯(lián)“新賽道”加速前行的下一步。向新前行,發(fā)力電動智能網聯(lián)“新賽道”“向電動智能網聯(lián)‘新賽道’加速前行”這一新能源戰(zhàn)略,上汽集團給出了清晰而明確的路線圖。以車型為例,上汽集團正在針對新能源汽車愈加細分化的發(fā)展趨勢,通過打磨品牌產品陣營的方式,為用戶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選擇。旗下智己、飛凡和榮威、MG和五菱等自主品牌,將與大眾、通用等合資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各司其職、攜手打拼。其中,定位“高端純電智能汽車品牌”的智己,將率先搭載新一代“三電”系統(tǒng)、“中央計算+區(qū)域控制”的全棧3.0智能車解決方案等前沿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為用戶帶來極致駕控、智能、安全體驗,成為智慧新伙伴。目前的智己LS7等車型,已經成為了上汽新能源的標桿產品。
至于聚焦中國消費者“理想之選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的飛凡和榮威,則將提供包括純電、插混等多種新能源解決方案,還將對換電等補能方式進行積極地探索。二者之間,飛凡品牌將為用戶帶來超越同級車的極致舒適感受,榮威品牌則將為中國用戶提供高品質的出行體驗。定位“全球知名汽車品牌”的MG品牌,在未來將傳承百年經典,通過為品牌和產品賦予動感、潮流、時尚等全新理念,讓全球用戶愛上中國車,成為上汽新能源出口戰(zhàn)略的主力先鋒。五菱未來將把“人民的代步車”這一定位繼續(xù)發(fā)揚光大,持續(xù)為用戶打造具有超級性價比的精品電動小車,以更加親民的方式,讓更多用戶能夠感受到新能源普及所帶來的美好出行生活。而大眾和通用等合資品牌,則將在未來全面實施品牌煥新,將百年造車經驗和電動智能新時代完美結合,推出更多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純電產品。毫無疑問,上汽集團做出這樣的多品牌分工打法,是在對新能源汽車市場有著深刻的洞察和理解下,基于旗下各品牌特點而做出的精準定位和正確布局。而在未來,上汽集團也將以鮮明的品牌和產品標簽,滿足不同細分市場、差異化的產品需求,并以更多的技術創(chuàng)新,為用戶打造極致的出行體驗。展望未來,邁向更美好的出行生活其實,除了品牌定位,上汽對用戶在新能源汽車使用中的“痛點”和“爽點”上也有著深刻的洞悉,并將以體系化的自主開發(fā)能力,通過更具智能、性能的產品,為用戶創(chuàng)造極致化的體驗。
例如,針對用戶對于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經濟性等“痛點”。在安全性上,上汽集團通過“預、導、臥、隔、疏”的電池包創(chuàng)新設計,已實現(xiàn)動力電池系統(tǒng)“零熱失控”。通過大數據遠程監(jiān)控預警熱失控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夠從電池隱患發(fā)生的早期就及時進行處理,安全水平達到行業(yè)最優(yōu)。同時,上汽也正在加快固態(tài)電池電芯的研發(fā),預計首款搭載固態(tài)電池的量產產品將于2025年下線,能夠達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高的安全性能。在經濟性上,上汽圍繞電動車整車能量閉環(huán),以技術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能量利用效率。未來三年,上汽將運用CTB、一體式壓鑄等先進制造集成技術,創(chuàng)新電動智能汽車的軟硬件生產流程,并新建電動車專屬全球樣板工廠,實現(xiàn)簡約化、大規(guī)模、低成本的生產,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從而為用戶提供性價比更高的整車產品。與此同時,上汽集團還瞄準智能化、性能化等用戶“爽點”。上汽正在積極踐行“場景創(chuàng)造價值、數據決定體驗、軟件定義汽車”,正在塑造從芯片、操作系統(tǒng)、軟件、數據閉環(huán)、運動控制系統(tǒng)、三電系統(tǒng)到對應場景的整車集成能力和技術創(chuàng)新優(yōu)勢,打造全新“科技生命體”。上汽的“科技生命體”,基本可以概括為三大概念:智慧的腦、敏捷的身、強勁的心。其中,“智慧的腦”以智能駕駛和融合體驗為終局,以軟件全棧式架構為支撐,重新定義電子和通訊架構、融合感知架構,以實現(xiàn)智能車全生命周期數據閉環(huán)。例如,上汽正在打造行業(yè)內領先的“中央計算+區(qū)域控制”的全棧3.0智能車解決方案,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自研的智能車廣義操作系統(tǒng),可實現(xiàn)跨車云、跨芯片的“感知、算力、存儲”等硬件資源融合、艙駕數據的高速流轉和運算,提升了整車軟件集中度和硬件利用效率,車內的控制器減少一半、線束減少三分之一、系統(tǒng)反應速度提升至毫秒級。“敏捷的身”則將發(fā)力“整車中央協(xié)調運動控制器(VMC)技術”,使車輛在不同駕駛模式和各種路況下,始終保持車身穩(wěn)定,中央協(xié)調運動控制器將全面納入制動、驅動、轉向、懸架控制等功能,實現(xiàn)車體上、下、前、后、左、右6自由度集中控制,讓車輛在不同駕駛模式和各種路況下,始終保持車身穩(wěn)定。而“強勁的心”則是通過“碳纖維轉子電機+800V高壓電驅”超級組合的全新一代電驅動系統(tǒng)等技術的落地,創(chuàng)造極致的加速體驗,讓自主品牌新車輕松進入“2秒加速俱樂部”,讓更多用戶感受到新能源汽車時代的技術平權。從以上這些新技術的探索中,我們不難看出,面對新能源時代的嶄新未來,上汽正在加速告別舊時代,以革新的技術和前瞻性的戰(zhàn)略,為更多用戶帶去更加美好的出行生活。寫在最后毫無疑問,上汽集團要在2025年實現(xiàn)350萬輛的目標仍然宏偉且具有挑戰(zhàn)性。但隨著未來三年主攻方向的明確,上汽集團正在將這些宏偉的設想,一步步地轉化為現(xiàn)實。在此次上海車展發(fā)布會上,上汽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祖似杰說道:“歷經二十年自主整車開發(fā)的洗禮,已經厚植起上汽體系化的自主開發(fā)能力,面對新賽道的全新挑戰(zhàn),上汽將從用戶需求出發(fā),聚焦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fā),更好滿足用戶出行體驗的需要?!?/p>而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向電動智能網聯(lián)“新賽道”加速前行的上汽集團,未來將伴隨更多的中國用戶一起,共同邁向更美好的出行生活。

61205/02








